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原标题:【探寻初心】
征战张掖 忠诚信仰书写祁连壮歌
临泽县举行“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斗力量”主题教育活动。 临泽县委宣传部供图
甘州区红西路军龙渠会议旧址。 新甘肃·兰州晨报记者 裴 强
甘州区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内的红军雕塑。 新甘肃·兰州晨报记者 裴 强
临泽县中小学生前往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临泽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周尚业 周丹波 崔亚明 范海瑞 刘 成
八十多年前,红西路军将士的足迹深深地烙印在张掖这片大地上,也深深地烙印在广大群众的心中。
八十多年后,我们沿着这一串串光辉的足迹,重温这段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历经八十多载的岁月,这一串串足迹愈加清晰,激励着后来人。
播撒信仰
“1936年12月30日,伴随着新年的脚步,红西路军来到临泽县城……”
2021年3月15日,随着张掖市委党史研究室陈金荣的讲解,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参观的人们仿佛置身那段峥嵘岁月。
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南临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靠合黎山和古长城外的沙漠旷野,东临甘州,西接高台。红西路军进驻临泽县时,当时,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人民深受兵祸及剥削压迫之苦,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给红西路军开展地方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红西路军进入临泽县城后,发扬共产党和红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立即开展了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工作。”陈金荣介绍说。
1937年1月1日,红西路军在临泽县会馆庙院里举行军民大会,向老百姓宣讲红军的性质、宗旨、任务、纪律以及西征的意义。
在红西路军驻防的集镇,红西路军战士就地取材,利用红土、黑墨、白灰、木炭等在墙壁上刷写宣传红军、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感召敌军参加抗日救国等方面的标语口号。
“公买公卖,说话和气,不打骂群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抽壮丁拉夫”“打通国际线路,接通苏联,取得军事援助,东返抗日”“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除了书写标语加大宣传外,红西路军多次在沙河堡的花园庙、巷子庙和倪家营等地演出他们编排的《西进歌》《打马歌》《红军一定能胜利》等节目,以及反映西安事变的活报剧。这些紧密配合斗争,鼓舞部队士气,增进军民团结内容的文艺节目,用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宣传了革命道理。
“红西路军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宣传工作和济苦爱民的实际行动,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在短时间内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民心安定下来了。”指着纪念园内一座座雕像,陈金荣说。
1937年1月3日,中华苏维埃临泽县政府成立大会在蓼泉镇东关完全小学举行,宣告临泽县第一个红色政权建立。随后又相继成立了苏维埃平川村政府、苏维埃沙河村政府、苏维埃倪家营村政府。中华苏维埃临泽县政府和三个苏维埃村政府建立后,在支援红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红西路军在张掖征战期间,为加强地方组织工作,红西路军总部抽调干部战士成立中共甘州中心县委和高抚县委、山永县委。在险恶的环境中,地方党组织开辟活动基地,揭露马家军祸国殃民的罪行,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游击队,钳制敌人兵力,发展党员、营救同志,播下了革命火种。中共甘州中心县委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期间建立的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也是甘州区、张掖市乃至河西地区历史上建立最早的地方党组织。
战略转移
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内,一棵棵杨树茁壮挺拔。纪念碑上,镌刻着红军浴血奋战的战斗经历。
时光回溯到1937年,红色信仰在千里河西不断传播的同时,敌人也在疯狂反扑。
1月22日,敌军马元海部开始向临泽县进攻。在临泽县城外围,战斗进行了一整天,红西路军第5军37团、43团将士坚守在临泽附近的村庄,打退了敌人的轮番强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