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社会热点新闻   作者:佚名   热度:

缉毒题材电视剧《破冰行动》近期在央视、爱奇艺播出,这部开播即达到8.5分超高豆瓣评价的国产剧,在相对低迷的五月电视剧市场里,被认为是打破僵局的黑马。这部挂着“公安部新闻宣传局联合摄制年度重点项目”“北京市广电局重点项目”等诸多名头的主旋律电视剧,以出色的美剧叙事剪辑手法,真正实现了缉毒剧的类型化表达,同时收获了电视端和网络端受众的共同喜爱。

所谓“破冰”,在剧里特指针对冰毒的扫毒行动。而在剧外,《破冰行动》也实现着国产剧中缉毒剧的类型突破。

警务协调小组配合拍摄

做缉毒剧,在涉案题材已经沉寂多年的市场前景下,大多数业内人士的第一反应就是“尺度如何把握”。在电视剧《破冰行动》编剧陈育新看来,这个问题恰恰是他在创作该剧剧本时最不需要担心的问题。在《破冰行动》之前,陈育新就以《红蜘蛛》《征服》《湄公河大案》等剧作著称,数十年长期从事涉案剧的写作。

“《破冰行动》的剧本创作期,正好赶上了《人民的名义》全国热播,当时反腐、涉案剧在市场上是大热门,创作者们普遍担心的不是尺度如何控制,而是怎么大尺度才更好看。”基于多年罪案题材的编剧经验,陈育新选择了与之相反的路径,更加重视剧作中价值观的塑造,重视对善恶的评判,而不是一味地为了戏剧冲突而选择大尺度的故事。陈育新介绍,《破冰行动》的一稿剧本出来后,大体的结构和人物设定,在公安部层面就很顺利地通过了,后续在拍摄前的几稿剧本也没有进行大的调整,基本就是目前剧作呈现出来的框架。

陈育新直言,《破冰行动》的故事能够顺利过审,体现了公安部门的决心和态度,“公安部门是希望通过这部剧来宣传我们的缉毒警,也向普通观众展示毒品的危害。在这个大背景下的艺术创作,相关部门给了最大力度的支持。”导演傅东育也透露,《破冰行动》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得到公安部拍摄支持力度最大的剧集,“广东省直接成立了一个警务协调小组,拍摄时需要多少辆警车、取景是否需要封路、配备的特警数量多少,公安部门的配合都是按照剧组的通告走的,这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

为张力深挖人性复杂面

从《湄公河大案》的上层视角,到《破冰行动》自下而上的“破冰”,缉毒剧通过《破冰行动》第一次正面描绘了鱼龙混杂的缉毒一线。陈育新透露,和之前写《湄公河大案》不同,这次他对缉毒警的理解在两年间有了很大转变。这种态度上的转变来自于《破冰行动》的新闻原型,也就是2013年广东省的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据他介绍,这次行动的新闻背景是2013年前后广东省陆丰地区,制贩冰毒量超过全国三分之一,尽管当地曾先后有过多次扫毒行动,却始终无法打掉制毒源头。

“这样一个制毒贩毒的窝点能够长期存在,必然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和历史原因存在。”陈育新说,这种原因的探究在《破冰行动》中也有了比较具体的展示,如缉毒警在当地的被动形势,当地盘根错节的宗族势力和血脉关联,相对于传统缉毒涉案剧就有了更多人性层面的东西可以深挖。

傅东育表示,他第一次看到剧本时是“毛骨悚然”,对不了解中国禁毒情况的普通民众来说,这种故事天然带有极强的戏剧张力,不管是剧中敌我之间的冲突,还是具体到缉毒警个人的善恶,都带有人性的复杂面,“这两天大家讨论最多的蔡永强到底是忠是奸,其实很难给出定论。一方面,他身为缉毒警深知当地的制毒贩毒十分猖獗,另一方面又坚守在缉毒一线,没有选择同流合污,恰恰是这种模棱两可的人物带来了戏剧张力。这种张力并不是我们赋予和编造的,而是取材于现实,所以才更让人觉得震撼。”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高希希执导电影《八子》定档6月

    下一篇:《疾速追杀3》登顶北美周末票房榜




      相关推荐